成语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
舍本逐末:shě běn zhú mò
成语解释:抛弃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
成语出处: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上农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,不令则不可以守,不可以战。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,其产约则轻迁徙,轻迁徙则国家有患,皆有远志,无有居心。”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舍,不能读作“shè”。
成语辨形:末,不能写作“未”。
成语辨析:~偏重在“做的内容不当”。而“舍近求远”偏重在“方式不当”。
近义词:舍近求远 »、贪小失大 »
反义词:追本求源 »
成语例子: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,那是舍本逐末。
词语分开解释
逐末 : 1.指经商。古以农业为本务,商贾为末务,故称。
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
shě běn zhú mò
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,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,形容轻重倒置。也说“舍本求末”
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新颖独创之见,却勉强去雕砌一些警句、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,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。——《义论、考据和辞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