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闻鸡起舞"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,与东晋时期的将领祖逖有关。
1、出处:祖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,他以勤奋和有远见而闻名。据《晋书·祖逖传》记载,祖逖年轻的时候,与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。他们都有着报国之志,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身体,他们约定每天一听到鸡鸣就起床练习剑术。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“闻鸡起舞”,用来形容人发奋有为,勤奋不懈。
2、释义:成语“闻鸡起舞”用来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,能够自我激励,勤奋努力,不等天亮就起床工作或学习。它强调了早起勤奋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。
3、典故简述:祖逖和刘琨在司州任职时,经常一起谈论天下大事,表达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抱负的渴望。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,他们决定每天鸡鸣即起,练习武艺,以此来锻炼身体和意志。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帮助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成就。
"闻鸡起舞"这个成语因此成为了激励人们勤奋学习和工作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