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化历史于谦廉洁的故事有哪些?推荐一些50字!

于谦廉洁的故事有哪些?推荐一些50字!

于谦廉洁的故事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,深得老百姓的爱戴,被尊敬地称为“于青天”。明朝于谦(1501年-1580年),字伯安,号东篱。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

于谦廉洁的故事

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,深得老百姓的爱戴,被尊敬地称为“于青天”。明朝于谦(1501年-1580年),字伯安,号东篱。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收藏家和诗人,是明代中期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出生于江苏苏州,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,曾经拜名师学习经义和文学。

于谦廉洁的故事有哪些?推荐一些50字!

1、两袖清风

明朝正统年间,宦官王振以权谋私,每逢朝会,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,多献以珠宝白银,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,总是不带任何礼品。他的同僚劝他说:“你虽然不献金宝、攀求权贵,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、蘑菇、手帕等物,送点人情呀!”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:“带有清风!”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。随后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《入京诗》:绢帕蘑菇与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;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于谦后来在最高统治者争权夺位的斗争中被杀害,死后人们发现他果然家贫如洗,真是廉洁自律的好官。

2、治水廉吏

从宣德五年(1430年)到正统十三年(1448年),于谦巡抚地方长达十九年,衙门设在开封。开封临近黄河,决堤时有发生,良田冲毁,房屋倒塌,牲畜四散,百姓常年饱受洪水侵害。荒芜的场景,哀嚎的百姓,深深触动着刚到任的于谦。面对凶猛的水魔,他不畏艰险、勇往直前,整治河道的决心无比坚定。《明史》有载:“谦令厚筑提障,计里置亭,亭有长,责以督率修缮。”于谦亲自率众修复被洪水冲毁的东、北、西三面护城堤,与南面大堤一起,连绵40余里,构成护卫城防的一道屏障。大堤建成后,于谦组织当地官民在堤上种植树木、荆棘、草皮,以加固堤坝;下令开挖沟壕,修建拱闸,为堤坝增加了闸门泄洪功能,使得大堤能够更加立体地进行防洪排洪,也延长了大堤的使用寿命。

3、于谦的典故小短文

1.救时之相。于谦小的时候,他母亲最爱给他梳两角之髻。有一日一位名叫兰古春的和尚看见于谦,便戏称:“牛头喜得生龙角。”哪知于谦机敏异常,当下便脱口说道:“狗口何曾出象牙。”虽然回了和尚,但是年幼的于谦回到家中,还是让母亲不要再给自己梳两角髻了。过了没几天,竖着三角之髻的于谦与兰古春再次相遇,兰古春又开玩笑道:“三角如鼓架。”于谦愤愤回了句:“一秃似擂槌。”两个对子让兰古春极为惊异,细观于谦长相,回到佛寺对其师傅说:“此儿救时之相也。”而后来于谦在“土木堡之变”的应对,也正应了“救时之相”的箴语。

2.八岁成对。于谦少有大志,从小的时候就处于不凡。他八九岁的时候穿着红衣骑马,正是鲜衣怒马,有邻长呼其名戏之曰:“红孩儿,骑马游街。”公应声曰:“赤帝子,斩蛇当道。”这个对子不仅工整,而且其中所代表的志向也不小,闻者无不惊叹异常。

4、于谦的诗句名句欣赏

1.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2.寄语天涯客,轻寒底用愁。春风来不远,只在屋东头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侵权请联系底部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4cbk.com/wenhua/42a9b93c3b00f707f577e4ef5ca9b8ef.html
上一篇: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的是
下一篇: 罗马神话十二主神之维纳斯女神是什么神

猜您喜欢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