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儿童教育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(家风家训内容大全)

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(家风家训内容大全)

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(家风家训内容大全)以下资料由私宠百科(4cbk.com)小编为您整理提供,希望大家喜欢。家训是指对后代人在世上生活和管理家庭的指示,是祖先留给后代的智慧宝藏。

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(家风家训内容大全)以下资料由私宠百科(4cbk.com)小编为您整理提供,希望大家喜欢。

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(家风家训内容大全)

家训是指对后代人在世上生活和管理家庭的指示,是祖先留给后代的智慧宝藏。家训可以追溯到周公对他的儿子和侄子周成王的告诫,并持续了几千年。中国传统家训博大精深,内容丰富,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的传统文化,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。

第一,姬旦的“鸟类戒律书”

作者周公旦(约公元前1100年),姓姬名旦,号周公。相传,礼乐制度建立了法律法规体系,被尊为儒家的创始人。

所以,老无大理,不弃之,不备一人。

君子壮如牛,不与牛争;

像马一样走路,不要和马较劲;

智慧如秀才,不要和秀才争智慧。

德广而敬者,尊之;

聪明而有智慧,守着愚人,受益匪浅。

不要抛弃亲戚或老朋友,直到他犯了严重的错误。不要责怪某人追求完美。一个有德的人即使壮如牛,也不会与牛争气;即使它像马一样飞,也不会和马争速度;即使智慧如秀才,也不会与秀才争智。有大德的人,用谦卑的态度对待自己,就会得到荣誉;如果你聪明睿智,行事愚笨,你会受益匪浅。

鉴赏:《驭鸟之书》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。就算你是天子,你之所以天下富贵,也是因为你遵循了这些美德。不懂得谦让,导致死亡和国丧。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。你怎么能不小心呢?”

二、司马谈《生命在动》

司马谈(约公元前165-110),西汉历史学家,当时的汉武帝,司马迁之父。

而孝,始于亲役,中于役,终于立。

在后代留名给父母看,就是最大的孝心。

孝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年轻的时候,我享受父母,服侍父母。人到中年,要从事侍奉父母,延伸到侍奉国王,做到精忠报国,服务人民。年纪大了,要检查身体和人格道德,没有缺失和遗憾,最后才能站在路上。这就是孝道的完成。以留名后世来炫耀自己的父母,就是最大的孝道。

赏析:司马谈学识渊博,所以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,俗称太史公,掌管天气星历,还负责记录、收集、保存古籍文献。司马谈临死的时候,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,哭着告诉他。这是司马谈的《人生乐章》。司马谈希望司马迁死后继承他的事业,更不用说写史书了。司马迁不负父亲的嘱托,终于写出了《史记》,被誉为“史家绝唱,离骚无韵”,名垂青史。甚至有人说,没有司马谈的《迁子之命》,就没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。

三、诸葛亮的“诫书”

诸葛亮(公元181-234年),出生于和(今山东沂南),三国时期蜀汉相国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更是中国人心目中智者的化身。

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修身。

不冷漠,不睿智,不安静,不遥远。

你必须先安静下来,然后才能学习。

没有见识就学不会,没有决心就学不会。

慢了就不能有活力,危险了就不能根治性。

岁月与时俱进,意义与日俱进,然后变得枯萎凋零,与世界不相联。

难过养穷,会怎么样?

有道德修养的人都是这样修行的。他们通过冥想和自省使自己完美,通过节俭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。不把名利看得轻,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,不从容不迫地专心学习,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。学习必须静,知识需要学习。不学就不能拓宽知识面,不下决心就学不成功。沉迷于拖延症,你无法争取进步,你无法提炼自己的气质。随着岁月的飞逝,意志一天天淡去,于是渐渐枯萎,大部分无法融入社会,悲哀地守护着贫穷的家园。到时候就来不及了(后悔)!

四、诸葛亮的《诫侄书》

夫志要高远,崇圣贤,弃情欲而滞,使凡夫之志得以展露,得以感受;细,广请教,除了小气,虽有久留,何苦害美,何苦受之?意志不坚强,意图不宽厚,就会庸俗,默默的捆绑在感情上,永远的蛰伏在世俗中,必然走向庸俗。

一个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,敬仰圣贤,控制自己的情欲,摆脱被压抑在胸中的庸俗思想,让那种近乎接近圣贤的崇高志向在你身上清晰地体现出来,让你心生动摇,心领神会。要能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情况的考验,摆脱琐事和感情纠葛,广泛向人请教,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。这样做了以后,虽然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止步,但是哪里会损害我的高贵品味,何必担心事业不会成功呢!如果你的志向不坚定,思想境界不开放,沉湎于世俗,无所事事,永远和平庸的人混在一起,你必然会陷入庸俗的社会,成为一个没有教养、没有出息的人。

赏析:《诫书》和《侄儿诫书》是诸葛亮分别为了警告儿子诸葛瞻和侄子庞焕而写的。诸葛亮46岁才得到儿子诸葛瞻。他很喜欢这个儿子,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。诸葛亮有两个姐姐,二姐的儿子叫庞焕,深受诸葛亮喜爱。诸葛亮常年征战,政务缠身,但仍不忘教育子女。他写给诸葛瞻和庞焕的两封信,可以说是各有侧重。《诫》强调“修身”的重要性,《诫侄书》阐述“立志做人”的重要性。

五、欧阳修《欧阳永书集》

欧阳修(1007-1072),本名永叔,六月一日酒徒,俗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谥号文忠,翰林学士,枢密副使,政事顾问,人称欧阳文忠。厌倦了给一个姓氏和一个楚国公。后人也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并称“千古四大文学家”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并称为“唐宋八大家”。

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家不学也不知道。”然玉为物,有恒常德;虽然不是工具,但对玉没有伤害。人之常情,因物而动,不学则已,小人而非君子,但不能不学!支付游戏费用。

翻译:玉不雕琢,不能制成器物;人不学习,就不会明白道理。但是,玉这种东西,有它永恒的特性。即使不磨成物,也还是玉,不会被损坏。人性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。所以人不读书,就会失去君子的高尚品格,成为品行恶劣的小人。难道不值得深思吗?

欣赏: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,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。为了减少开支,母亲用芦苇和木炭当笔,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。欧阳修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,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。

六、琅琊王家族的指示

王琅琊,中国古代最顶级的贵族世家,是晋朝四大望族之首,被誉为“华夏第一希望”。《二十四史》记载,自东汉至明清一千七百余年间,王琅琊培养了以王绩、王导、王羲之、王元吉为代表的35位宰相、36位皇后、36位驸马、186位文人名士。

夫言行可盖,信亦真;推美以领,德也;出名显亲戚,尽孝;哥哥衣衣,族严新,很有爱心;没有什么比放弃金钱更重要的了:这五样东西是身体的基础。

翻译:言行能一致,是信仰的极致;把自己的美名给别人,自己的过错自己承担,这是美德的极致;传播好名声让亲人显赫,是孝道的极致;兄弟欢喜,宗族欢喜,是赞之极;面对财产,没有比谦卑更好的了:这五条是立身之本。

欣赏:以信为本,守信用,开门教,待人重要。王的家训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,把“信”作为天下第一要务。这就摒弃了“死读”的闭门教育模式,教育后人走出家庭,与人坦诚交流。

七、《包拯家训》

包拯(999-1062),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肥东县)人,北宋名臣。当官的包拯,越狱以智慧耿直著称。有“包公”和“包青天”的美誉。

后世子孙当官,犯了罪的不准回自己家;他死后,不应该被埋在一个大棺材里。如果你不遵从我的意愿,你就不是我的后代。

包拯在家训中说:“后世做官的人,犯了侵吞财产罪被革职,不准回乡;死后不准葬在祖坟里。不顺从我意愿的人不是我的后代。”

赏析:包拯以清廉、正直、执法著称。晚年为后人制定家训,共三十七字,下篇说:“杨仪刊石,立于堂东墙上,以告后人。”“荀”是包拯的儿子包勋。包拯的这个家训,是他生前对后人的警示,让儿子刻在一块石头上,竖立在正房的东墙上,留给后人。这几个数字,浓缩了包公的清正廉洁,足以为世人称道。

八、司马光的“家庭模式”

司马光(1019-1086),陕西夏县(今山西夏县)人,人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和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——《资同治鉴》。

母亲痛苦的不是不善良,而是懂得爱却不会教导。古人云:“慈母败子。”。没有教导的爱导致腐败、大恶、惩罚、混乱和死亡。不是别人的失败,也是母亲的失败。自古及今,人多则不能全。

当妈妈的不是担心自己不善良,而是担心自己太喜欢他们,不知道怎么教他们。对于母亲,司马光认为慈母失败的关键是爱而不教,而是溺爱和宠溺。小让孩子只知道如何维持生活,如何伸手拿衣服,如何维持生活。最坏的情况是让孩子一意孤行,不顾纪律,无法无天,以至于做出不忠不孝不道德的事情。最终,他们锒铛入狱,成为社会的渣滓和罪人。

欣赏:司马光自己也说过,家风重于子同治建。他说;如果你想治理这个国家,你必须首先把你的家人聚在一起。从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处理我们周围复杂的矛盾来说,家庭模式真的很重要和实用。现代人需要从古训中汲取智慧,做一个“世俗的人”。

九。陆游《释翁家训》

陆游(1125-1210),汉族,越州殷珊人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

那些生活后尖锐的人最容易做坏事。如果有,爸爸哥哥应该是担心,而不是高兴。总要加一个简单的捆绑,让自己熟悉儒家经典,要大度,要尊重,不要让人随肤浅而游。从此,十年了,我的兴趣自成体系。否则就不是唯一要担心的了。我说这个,以后人生的药石,各自一定要小心,不要后悔。

机智的孩子最容易学坏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长辈应该把它当成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,而不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。我们要经常约束和管教他们,让他们熟悉儒家经典,教导他们要宽容、善良、恭敬、谨慎,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。这样,十几年后,他们的志向和兴趣自然会发展起来。不然就不会只有一件事要操心了。我的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,要谨慎对待,不留遗憾。

赏析:陆游一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,写了大约200首关于教育子女的家训诗。《释翁家训》是陆游的家训专著,由两部分组成。前一部分是他44岁时写的,后一部分是他80岁左右写的。《游子家训》在宋代家训中有一定的地位。这本书是结合陆游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,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,发人深省。最突出的思想是教育后代继承清白家风,做一个清白的人,专心种田读书,做一个乡下的君子。

本文来自网络,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投资等依据。侵权请联系底部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4cbk.com/jiaoyu/1b03ea1c3030f1de32947e0e37d919d3.html
上一篇:作文一碗面的温暖600字 有关母爱的作文600字
下一篇: suggest sb to do还是doing

猜您喜欢

返回顶部